中国卫星捕捉“飞行中的F-22”,俄军迷羡慕不已,这项技术有多牛?

zz0052e

时间 2024年6月13日 预览 8

转载:https://new.qq.com/rain/a/20240613A037OX00

2024-06-13 11:25·枢密院十号·发布于海南

近日一段“中国卫星跟踪美国F-22战斗机”的视频出现在了国外社交媒体上并引发关注。其实这段视频早在2020年就已经公布,但此轮“翻炒”还是引起了国外网友及国外军事媒体对于利用卫星探测隐形战机技术可能性的热议。在未来的战争中,利用光学遥感卫星探测隐形战机已经不是天方夜谭。
据“保加利亚军事网”6月10日报道,这段在社交平台X上走红的视频展示的是使用“吉林一号”商业卫星对一架飞行中的战斗机进行跟踪监测的场景。报道称,视频中出现的是美国的F-22“猛禽”隐形战斗机,虽然这段视频只有短短的6秒钟,但却展示出了“未来强大作战能力”,表明卫星可以捕捉到地面雷达都难以发现的隐形战机。
视频中出现的战斗机轮廓与F-22相似
不过从这段视频的最初发布信息来看,并未提及视频中出现的战斗机的具体型号,只是表明了这是“吉林一号视频卫星对飞行中的战斗机跟踪监测”。从画面中依稀能够分别出这是一架后掠翼布局、双垂尾的战斗机,特征与F-22的确比较吻合,国外网友及媒体也将其认作了F-22。
“保加利亚军事网”分析了利用卫星与雷达相结合侦测隐形战机的可能性。报道解释说,隐形战机并非是完全无法被雷达发现,对于“隐形”的正确解释术语是“低可观测性”。以F-22战斗机为例,其雷达信号特征与一颗小的鹅卵石相当,相当于0.0001平方米的雷达反射截面积(RCS),约为一架飞隐形战斗机雷达截面积的十万分之一。尽管其雷达信号微乎其微,但仍然是存在的,而且其可探测性会因战机的被照射角度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因此,如果将雷达技术与卫星侦察技术相连,将能够让雷达聚焦于特定的扇区、范围或角度,从而识别隐形战机的明确信号。
这段“中国卫星跟踪美国F-22战斗机”也引起了俄罗斯媒体的关注,俄罗斯“Topwar”网站6月10日也对此进行了报道,并表示中国已经研发出了探测美国隐形战机的新技术,如利用红外光谱探测技术能够在最远300公里的距离“看到”隐形战机。俄罗斯网友也在这篇报道下方表达了羡慕,留言说道:“中国好样的,俄罗斯什么时候能有这样的卫星”。
美国空军装备的F-22战斗机
不过对于“中国卫星跟踪美国F-22战斗机”的说法,也有国外网友提出了质疑,认为这在技术上并不可行,甚至认为这是一段视频特效。
事实上,卫星利用其光学传感器拍摄F-22战斗机并不稀奇,尤其是对于“吉林一号”这样具备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光学成像能力的卫星系统而言。以“吉林一号”高分02A星为例,该卫星可以可获取全色分辨率优于0.75米、多光谱分辨率优于3米、幅宽大于40千米的推扫图像。而美军的F-22属于重型战斗机,全长19米、翼展13.5米。隐形战机只是对雷达隐形,并没有光学隐形的能力,所以从技术角度而言,“吉林一号”完全可以发现并识别飞行中的F-22战斗机。
在最早发布的原版视频中,整个跟踪监测过程长达28秒,画面清晰显示了战斗机穿越云层飞行的过程,卫星全程牢牢“锁定”了这架战机。视频展示了卫星能够保持对空中飞行的战斗机的持续跟踪监测,甚至能预测其飞行路线,辅助地面雷达进行捕获。这种“卫星+雷达”的探测能力的潜力不可限量。
这段“战斗机跟踪监测”的视频最早发布于2020年9月
不过用卫星探测隐形战机的行踪,最大难题并不在于拍得够不够清晰,而在于如何从海量的遥感数据中发现和识别目标,这一过程通过人工筛选分析的方式显然不现实,而需要依靠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识别,通过深度学习让算法能够自动识别卫星照片上的各种目标,找到飞行中的隐形战机就如同瓮中捉鳖。
另外,能让卫星对飞行中的战斗机进行跟踪监测,还要求卫星有足够高的重访频率和足够快的实时数据传输能力。最新的报道显示,目前已有108颗“吉林一号”卫星在轨运行,可对全球任意地点实现每天35-37次重访,而且这一能力还在不断提升。如果将这一技术应用于军事侦察领域,就相当于在潜在对手的军事基地上方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尤其是对于部署有大量作战飞机的军用机场而言,可以轻松掌握敌方的机群动向。
得益于卫星成像遥感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未来在实战应用中利用光学遥感卫星探测隐形战机的行踪已经成为可能。制胜的关键,就是要拥有足够多的卫星、足够清晰的成像、足够实时的传输能力以及足够低的卫星发射成本。
Copyright2023小老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