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新舰载无人机首飞。
作为全球综合实力比较强的国家,美军在军事技术方面也走在各国的前面,就像F-22战机一样,美军总能有各种新式装备出现。尽管是个坑货,但“科幻战舰”这样的舰艇还是能让我们眼前一亮,美军一款新式舰载无人机完成首飞,比“科幻战舰”是靠谱多了。其MQ-25“黄貂鱼”舰载无人加油机在近日完成了首次试飞,作为美海军的第一款舰载无人加油机,实际上目前全球也仅此一型。一旦其完成入役,未来海军舰载机的作战半径将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因此五角大楼其其非常看重。
MQ-25“黄貂鱼”是下一代美国海军舰载无人加油机,“具有一定的隐形能力,可以为四至六架飞机提供15000磅(6800公斤)的燃油,将F/A-18E/F和F-35C的作战半径扩大到1300公里以上。美军计划在2024年服役这款先进的无人隐形加油机。自美军S-3B加油机退役以后,后续长达10年的时间里,美海军都缺乏专职加油机。海军前作战部长、海军上将理查森因此将“黄貂鱼”列为优先任务。它的出现可以大幅度提高美国航母的作战半径,让美国航母在“更安全”的距离上对目标发动打击。随着美国潜在的“竞争大国”拥有越来越远的打击手段,“黄貂鱼”项目对于未来美国航母的威慑性至关重要。
这次试飞也是将把无人机送上航母甲板的重要一步。早在2006年,美海军就提出了相关计划,但直到2016年最终方案才得到确认,尽管路途曲折,但从结果来看,事情还是按照海军的想法进行的。不过从美国网友的回应来看,大部分美国人对MQ-25的首飞并不是非常高兴,甚至还有一些人表示,“不要浪费我们纳税人的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而后我们发现,事情或许于MQ-25的生产商有关,因为它是波音。由于737MAX的事故和KC-46的问题波音在客机和军机业务上,都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同时也引发了美国国内不少人的不满,很多人坐过波音飞机的乘客,都心有余悸的表示,“波音这样的公司就让他倒闭吧。”
在这种情况下,MQ-25对其来说就是一笔非常重要的单子,这次MQ-25的成功试飞原本是波音交付的一份完美答卷,但民众似乎对军方的举动并不是很满意。实际上不只是海军在给波音订单,美空军同样也加入到这一行列中。美参议院通过了波音F-15EX战机的采购申请,8架F-15EX的订单也确实能让波音得到喘息,空军和海军的接连出手,体现了五角大楼对波音的扶持。不过考虑到前国防部代理防长沙纳汉的背景,美国人对于此次MQ-25的首飞并不是很高兴,似乎也就可以理解了。
据中国海洋报报道,日前中国全新研制成功的“海洋智能无人艇”在南海多海区投入使用,这标志着我国海洋智能装备开始迈向蓝水,在广阔的大洋中发挥作用,也为我国海洋调查装备的升级换代打下良好基础。
军事专家表示,这种新型无人艇主要用于对重要海域的水文情况、海底地形、水流密度流速等情况搜集数据,这对于海军舰艇尤其是潜艇在远海的作用至关重要。
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智能无人艇呢?
以色列的“保护者”就是这个领域的佼佼者,在非战争中它主要实行的就是侦察、搜索、探测、救援等一些救援和侦察使命,要是在战时配备上武器装备就可以对敌方进行攻击。“保护者”无人艇,总长为9米、最大年夜大航速为30节、最大年夜大载重为1000千克,装备的武器系统为12.7毫米的机枪和40毫米的自动榴弹发射器。改进后的“保护者”无人舰艇还配备了一门30毫米的舰炮,强盛年夜大的战斗能力一点也不比小型巡逻艇差。早在2010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DARPA)就启动了一个研究项目开发反潜无人机器,也就是能够在浅水区跟踪敌方潜艇的无人驾驶船。这种美国海军无人驾驶船的样船——反潜作战连续追踪无人艇(ACTUV)可连续60至90天自主操作,巡查大片海域,一旦发现敌方潜艇便召来其他美军舰船予以摧毁(ACTUV本身不配备武器)。ACTUV被称为“海上猎手”。以上就是关于智能无人艇的知识了,希望能帮助大家。
美国海军在2024年4月25日,为“前卫(Vanguard)”号无人水面艇举行命名仪式,标志着美国首艘专门设计的大型无人水面舰艇正式完成,这一步对大型无人水面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艇长约62.48米,推测排水量约350吨,是美国海军第四艘用于试验的大型无人水面舰艇。
前三艘大型无人水面舰艇分别为“游骑兵(Ranger)”号、“牧羊人(Nomad)”号和“水手(Mariner)”号,它们是通过改装或续建民用船只而成,原本属于美国国防部“霸王计划(Overlord)”,被称为“幽灵舰队(Ghost Fleet)”。2022年1月,这四艘试验用大型无人水面舰艇被移交给美国海军。“前卫”号由奥斯图美国公司和L 3 Harris公司联合开发和建造,一旦舾装和测试完成,将与“游骑兵”号和“水手”号一起,配给第1无人水面舰分队,用于开发无人水面舰作战概念的战术开发及训练。
“牧羊人”号由于规格与其它三艘不同,已被美国海军放弃,并以拍卖方式卖出。美国海军正积极转型,无人化成为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在大国竞争中,组合有人和无人舰船的“混合舰队”已成为必然趋势。美国海军作战部长提出,计划在2027年首次在航母打击大队中部署大型无人水面舰。2023年5月至2024年1月,美国海军的两艘大型无人水面舰和两艘中型无人水面舰分别从西海岸出发,至西太平洋及澳大利亚进行跨洋性的长航时部署,验证了大型无人水面舰艇的实战能力。
近年来,无人系统在战场上的运用带来了革命性变化。纳卡冲突、俄乌冲突、巴以冲突乃至最近的红海危机,无人系统在挑战习惯作战体系方面显示出突出作用。尽管这些战例主要集中在无人机,但乌克兰在黑海使用无人艇攻击俄罗斯海军舰船的案例表明,排水量达到数百吨至上千吨的无人作战舰艇,可以补充甚至替代习惯有人作战军舰。美国海军在执行情报监视侦察、水雷对抗及搭载集装箱发射器发射导弹等方面进行的探索,具有开创性意义,引领着世界军事发展的前沿。
全球首艘无人系统母船下水
一艘名为“珠海云”的科研用船只在我国珠海下水。国内媒体将这条船定义为我国乃至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母船。根据官方媒体的介绍,这艘无人科研系统母船最大的特点和突破在于,能够搭载数十台配置不同观测仪器的空、海、潜无人系统,并在目标海区批量化布放,无人系统将进行自适应组网,并实现对特定目标的立体动态观测。但在国外媒体的报道中,却纷纷将这条高新科研船与我国的军事技术进步联系在一起。包括VOA、南华早报、印度时报等国外媒体在报道这条新闻时,都将切入视角对准了中国军队在无人作战系统开发研究动向的窥测与猜想。诚然,这些西方媒体将这样一艘民用科研船和军事技术强行联系,有着一贯的“中国威胁论”偏见,毕竟“珠海云”号的开发主体是中国科学院而不是相关军事科研院所,但有一点无法否认的是,目前中国的军用和民用无人技术与相关系统的发展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并且在未来有很大可能取得令人惊艳的成就。在几年前有关所谓解放军下一代两栖攻击舰,即传说中的“076“型两栖攻击舰的一些只鳞片爪的猜测中,有关该舰的子系统预研的招标项目,赫然出现了与弹射技术密切联系的条目,曾经让很多军迷为之浮想联翩。彼时,075两栖攻击舰正在形成战斗力,但相比与强敌的下一代同类型装备,即以“小航母”形态出现的“美国级”两栖攻击舰,以运输或通用直升机搭配一定数量的固定翼垂直起降战机的作战部署形式,075型更像是一种强调进行人员和装备投送的海上平台。这样的两栖攻击舰,在过去一些国家的使用经验中,被证明如果不能得到足够的火力投射支援,那么很容易在实战中出现“肉包子打狗”的状况。说到这里不得不多提一嘴,这也是为什么美国海军陆战队(马润)被戏称为”四等